來源/中國科學報 記者/朱漢斌 日期/2022-04-07
今年正值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(原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)創始人鄧叔群院士誕辰120周年。4月2日,該所在鄧叔群雕像前舉行紀念活動,所長朱紅惠等領導、職工代表以及研究生出席紀念活動。據悉,此次紀念活動是該所開展的系列紀念活動之一。
在廣州市越秀區先烈中路100號大院的鄧叔群院士雕像前,全體人員鞠躬致敬,朱紅惠和李泰輝研究員共同向鄧叔群雕像敬獻了花籃。該所老中青三代科研工作者共同緬懷了鄧院士不平凡的一生。
朱紅惠回顧了鄧叔群光輝的一生,為國奉獻的一生,她號召全所職工學生要秉承鄧叔群“熱愛科學、治學嚴謹、誨人不倦”的精神,為建設國內一流科研院所而努力奮斗,為我國的科研事業、基礎科學研究貢獻青春。
作為該所真菌學研究的傳承者,李泰輝分享了鄧院士一家為我國的科研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;青年科學家代表張明博士在發言中表示要繼承鄧院士的遺志,把該所的真菌分類學建設成為具有國際重要影響力的學科,為研究所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。
鄧叔群(1902-1970年),福建福州人,是我國真菌學、森林學和森林病理學的開拓者與奠基人之一。他生前編著的《中國高等真菌》和《中國的真菌》,轟動了國際真菌界,開拓和推進了我國真菌科學研究事業的發展,填補了我國真菌科學研究的空白,開創了真菌應用研究的先河,被譽為“我國真菌學先驅”。
20世紀60年代初,鄧叔群先生考察華南后,在廣州創建了中國科學院中南真菌研究室,即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的前身。截至1940年,鄧叔群共發現5個新屬、121個新種、6個新變種、18個新組合。他所發現的新屬和新種得到了國際上的公認,并被載入世界權威性辭典、英國真菌研究所編輯的《真菌學辭典》。這是載入當時該辭典的唯一的由中國人鑒定的新菌種。
除了在真菌研究的卓越貢獻,鄧叔群還是我國森林病理學的創始人之一。早年在森林生態、造林、森林病理等學科做了大量開創性工作,他首創地將森林學與真菌學這兩個專業有機地聯系在一起,提出了森林病理學的概念,使真菌學直接服務于森林學,而這二者的結合又可直接服務于國民經濟。
科學網報道鏈接:https://news.sciencenet.cn/htmlnews/2022/4/476814.shtm